文件鏈接:江門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《江門市能源發展“十四五”規劃(2021-2025年)》的通知
《江門市能源發展“十四五”規劃》文本解讀
一、規劃背景
“十三五”時期,江門市深入踐行新發展理念,全面貫徹落實能源革命戰略,積極推進能源領域保供應、調結構、提效率、促改革、惠民生等工作,順利完成“十三五”規劃的主要目標和任務,為服務經濟高質量發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了有力支撐。
到“十三五”末,全市電源裝機容量達1117萬千瓦,比“十二五”末增長92.6%,非化石能源發電裝機占比提高31.8個百分點。全市電網整體供電能力充裕,天然氣儲備能力達1067.34萬立方米。清潔能源消費合計占比提高22.1個百分點,煤炭消費占比下降19.3個百分點。全市能源消費總量達1274.7萬噸標準煤,“十三五”期間年均增長1.9%,完成能耗雙控目標和煤炭消耗總量控制目標。能源科技創新和產業實力逐漸提升,能源體制機制和治理體系持續完善,能源惠民利民普遍服務水平不斷提高。
在此基礎上,我們深入開展《江門市能源發展“十四五”規劃》編制工作,規劃期限為“十四五”時期(2021-2025年)。
二、規劃目標
到2025年:
能源供應更加安全可靠。能源基礎設施逐步完善,天然氣儲備能力進一步提升,能源供應保障和服務能力進一步增強。全市電力裝機容量超過1600萬千瓦,新增裝機容量500萬千瓦;加快廣海灣LNG接收站項目規劃建設,天然氣儲備能力進一步提高。
能源利用更加節約高效。全市能源消費總量達到1607萬噸標準煤,“十四五”期間年均增長4.7%左右;單位GDP能耗下降率完成省下達目標,持續降低火電供電煤耗和電網綜合網損率,能源利用效率持續提高。
能源結構更加清潔低碳。煤炭、石油、天然氣、一次電力及其他能源消費占比調整為46.7%、10.8%、32.0%、10.5%,煤炭和石油消費比重分別下降10.5和2.2個百分點,天然氣提高14.4個百分點,能源系統持續加快綠色低碳轉型。
能源產業更加集聚發展。重大能源工程項目建設穩步推進,帶動能源技術創新能力逐步提高。以核電、新能源汽車和新能源新材料為主體的新能源產業集群逐步形成,推動先進能源技術和產品擴大推廣應用。
三、規劃布局
?。ㄒ唬┐蛟炷茉锤哔|量發展新格局
按照都市核心區、大廣海灣區、生態發展區“三區并進”協調發展格局,因地制宜,分類施策,基于江門當前能源基地的定位,通過強化都市核心區能源綠色轉型動力、提升大廣海灣區清潔能源供應保障能力、激活生態發展區綠色能源發展潛力,加快構建全市能源生產和消費綠色轉型的“三區并進”協調發展新格局,打造成為廣東省和粵港澳大灣區清潔能源發展重要極點,與全省一道邁入全國能源高質量發展先行地區。
?。ǘ﹥灮竽茉摧斔途W絡體系
進一步優化完善電網、油氣儲運體系和新能源交通基礎設施,補齊能源儲運調峰基礎設施短板,推進能源基礎設施公平開放和互聯互通。
?。ㄈ┙⒍鄠€智慧能源發展平臺
充分利用大數據、物聯網、“互聯網+”和云計算等技術,依托現有的熱電項目、廣海灣經濟開發區、銀湖灣濱海新區、人才島、國家高新區等重大產業平臺項目發展智慧能源,支持園區積極引入高端人才和先進技術,培育孵化新興產業,形成合理的產業結構和發展生態。支持企業、高校、科研機構、研究團隊在江門規劃建設能源大數據平臺、能效評價平臺、能源金融服務平臺、新能源裝備線上線下交易平臺和智慧能源服務平臺等。
四、重點任務
?。ㄒ唬┠茉垂?/p>
加快推進臺山核電二期項目前期工作并爭取動工建設;加快推進廣海灣LNG接收站一期項目建設。加快建設一批熱電聯產項目及分布式能源站項目;建成投產新會雙水發電廠“上大壓小”、開平翠山湖一期、臺山工業新城等熱電聯產項目;建設工業園區集中式光伏電站;推進海上風電建設;加快鶴山、臺山等地區抽水蓄能項目建設;開展富余核電和可再生能源制氫項目前期工作;在海水資源和電力資源充裕地區設立海水淡化研發基地,建設海島新能源耦合海水淡化示范區;建設可再生能源互補的海島微電網示范項目;做好天然氣水合物開發利用技術儲備。
?。ǘ┠茉磧\
持續優化電網建設;重點建設珠中江區域天然氣主干管網項目;推進臺山、開平、恩平地區城市燃氣中低壓管網及調壓站、閥室建設和粵西天然氣主干管網陽江-江門干線項目的投產運行;加快推進廣海灣LNG接收站建設;推進新會港區和臺山港區船舶LNG加注站建設;依托國能臺山電廠現有儲煤場打造煤炭儲備基地。
?。ㄈ┠茉聪M
提高玻璃、陶瓷、食品、化工、造紙、建材等傳統高耗能項目的能效水平,淘汰落后產能;既有建筑節能及綠色化改造有序推進,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規模進一步擴大;發展節能低碳智能交通系統,推廣交通節能技術;持續開展節約型公共機構示范單位創建活動及節水型單位建設;嚴格控制新上燃煤項目,全面淘汰分散燃煤小鍋爐;多措并舉推進小水電清理整治工作;擴大城市天然氣利用,實施鍋爐清潔能源改造工作,推進產業園區天然氣綜合利用。
?。ㄋ模┠茉串a業
建設新能源產業集群;加快分布式能源、儲能、智能微網等關鍵技術研發和應用,提升新能源消納能力;加快自主知識產權的先進核燃料組件工程示范研究;推進谷電制氫及清潔能源制氫等示范項目;探索開發先進“光伏+”耦合技術與系統示范項目;引導發展“農光互補”“漁光互補”分布式光伏,推廣太陽能建筑一體化應用。加快氫能儲運核心裝備研發。推動“可再生能源+儲能”系統和微電網系統建設;建設江門“雙碳”實驗室、國家能源集團氫能(低碳)研究中心,推動科研成果產業化。
?。ㄎ澹┲腔勰茉?/p>
推動“互聯網+”智慧能源建設;大力推動人工智能、5G和大數據技術等新興技術在能源發展領域的應用,探索發展智慧電網、智慧管網和智慧儲能等新業態模式。立足珠三角(江門)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建設,構建“1+6+N”江門國家自創區建設格局,以創新為核心推動并統籌打造新能源產業集群,推動能源先進裝備制造產業的深化對接。
?。w制改革
持續推進電力體制改革;理順天然氣價格機制,建立健全市場化儲氣調峰價格機制,加強城市燃氣間互聯互通;創新可再生能源發展機制;探索創新能源投融資機制,加快創新能源管理模式,制定實施碳達峰行動方案。
?。ㄆ撸┠茉窗踩?/p>
提高能源運行調節能力,強化能源行業安全監管,做好電力與油氣應急管理,落實安全監管責任,積極做好電力安全管理;做好天然氣儲備工作,構建天然氣應急儲備體系;建立與智慧能源發展相適應的監管制度。
?。ò耍┠茉春献?/p>
加強與珠三角周邊城市的能源資源合作及基礎設施共建。加快推進電力送出通道建設;圍繞信息技術和先進能源技術的相互融合,加強與廣深莞惠港澳的能源科技合作;利用廣海灣清潔能源供應基地優勢,積極引進上下游供應鏈企業,重點發展能源先進裝備制造業;深化國際能源資源和產能合作,積極發展全球能源合作伙伴關系,推動與重點國家和地區的雙邊能源合作。